春茶、夏茶、秋茶,你知道什么时候的茶喝起来营养价值...
古人说“春茶苦,夏茶涩,要好喝,秋白露(指秋茶)”。我国绝大部分产茶地区,茶树生长和茶叶采制是有季节性的。通常按采制时间,划分为春、夏、秋三季茶。事实上,由于现代泡茶技艺的发展,春茶的“苦”更受人追捧,更好喝。秋茶的汤色、滋味介于春茶和夏茶之间,香气平和,在营养成分方面一般不如春茶。
按节气划分:
清明至小满为春茶;小满至小暑为夏茶;小暑至寒露为秋茶;
有的以时间划分:
于5月底以前采制的为春茶;6月初至7月上名采制为的夏茶;7月中旬以后采制的为秋茶;
我国华南茶区,由于地处热带,四季不大分明,几乎全年都有茶叶采制,因此,除了有春茶、夏茶和秋茶之分外,还有按茶树新梢生长先后、采制迟早,划分为头轮茶、二轮茶、三轮茶、四轮茶的。
由于茶季不同,茶树生长状况有别,因此,即使是在同一块茶园内采制而成的不同茶季的茶叶,无论是外形和内质都有较大的差异。以绿茶为例:
春
由于春季气温适中,雨量充沛,加上茶树经头年秋冬季较长时期的休养生息,体内营养成分丰富,所以,春季不但芽中肥壮,色泽绿翠,叶质柔软,白毫显露,而且与提高茶叶品质相关的一些有效成分,特别是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的含量也较丰富,使得春茶的滋味更为鲜爽,香气更加强烈,保健作用更为明显。
加之,春茶期间一般无病虫危害,无须使用农药,茶叶无污染,因此春茶,特别是早期的春茶,往往是一年中绿茶品质最佳的。所以,众多高级名绿茶,诸如信阳毛尖、西湖龙井、洞庭碧螺春、黄山毛峰、庐山云雾等等,均采制春茶前期。
夏
夏茶,由于采制时正逢炎热季节,虽然茶树新梢生长迅速,有“茶到立夏一夜粗”之说,但很容易老化。茶叶中的氨基酸、维生素的含量明显减少,使得夏茶中花青素、咖啡碱、茶多酚含量明显增加,从而使滋味显得苦涩。
在夏天温度比较高,光线照射强,茶树生长快,有利于茶叶碳代谢的进行。生成大量带苦涩味的茶多酚。所以一般夏茶适合制发酵茶,它有充分的茶多酚转换为茶黄素、茶红素和茶褐素。
但制绿茶就滋味苦涩,香气欠高,色泽灰暗叶底薄而硬。夏茶外形一般都是叶片轻飘宽大,嫩梗瘦长,对夹叶多,叶脉较粗,叶缘锯齿明显。
秋
秋季气候介于春夏之间,在秋茶后期,气候虽较为温和,但雨量往往不足,会使采制而成的茶叶显得较为枯老。特别是茶树历经春茶和夏茶的采收,体内营养有所亏缺,因此,采制而成的茶叶,内含物质显得贫乏,在这种情况下,不但茶叶滋味淡薄,而且香气欠高,叶色较黄。所谓“要好吃,秋白露”,其实,说的是茶叶“味道和淡”罢了。
冬
冬天,茶树主要生长部位是在根部。而氨基酸的合成是在茶树根部合成后再运输到顶端。茶树经过冬眠后,内部储藏了许多营养成分。在冬季和春季阳光照射弱,茶树生长缓慢这也是茶叶中某些香气物质形成的主要因素。
因此,春茶具有色泽油润、香气馥郁、滋味浓厚回甘、叶底柔软厚实的优点。还有一般春茶都比较肥壮重实,毫毛较多,叶片脉络细密,叶缘锯齿不明显。
上一篇文章中小佰君提到春茶虽营养价值高,但对于肠胃不好、心脑血管疾病患者、抵抗力不足者应尽量少喝或者让新茶放置半月后再喝,待茶中的多酚类、醛类、醇类物质发挥或氧化掉一部分咖啡因、生物碱或芳香物质的活性降低以后,饮用起来较安全且有益健康。
文章来源:湖北佰昌武汉北电商批发城
喝茶还是要注意一下,虽然喝茶的好处很多,但是,要是喝茶的方式不对,可能也会引起不适的哦!
话说,第四张图片,谁知道是什么 茶吗?
页:
[1]